兩城市之間的五小時即興騎行成為年輕人熱潮,但隨著人數暴增,當局強制叫停。
數萬名學生騎著自行車,如同輪子上的快閃族一樣,騎行數小時,沿途以街燈為伴,有時甚至會齊聲高唱中國國歌。他們中有些人還揮舞著中國國旗。
他們從中國河南省省會鄭州市出發,騎行40英里前往鄰近的城市開封。這趟旅程單程需五小時左右。而為什麼這麼做呢?答案很簡單,為了純粹的快樂。
這股熱潮何時興起並不明確,但到這個月初,它已經吸引了數百人幾乎每晚參加。最初,這些活動在網路上得到了熱烈討論,甚至連共產黨的喉舌《人民日報》也將夜間騎行稱為“青春活力和共享經驗的象徵”。
然而到了這個週末,由於參加人數激增至數萬人,在這個越來越警惕自發人群的國度,當地政府以交通和安全考量為由,叫停了這些活動。
一碗湯包引發的夜間騎行熱潮
據中國媒體報導,這場夜間冒險起源於今年六月,當時四名在鄭州的大學生決定騎車前往開封吃當地特色的湯包。隨後,大批大學生也開始參與這趟旅程,因為共享單車的便捷和低廉價格使得這一活動成為可能。
這些學生似乎被自發性和冒險精神所吸引,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旅程照片和視頻,並配上標題:“青春無價”。
這股夜騎的熱潮吸引了大三工程專業的李賓,他在週四帶著一身衣物便登上了前往鄭州的火車。
這一冒險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回報。沿途他獲得了所需的一切——水、食物、自行車,甚至是同伴。在出發地點,他遇到了一位大學生。他們在午夜前啟程,這兩位陌生人成為了五小時路途上的臨時夥伴。
“一路上不覺得時間長,因為一直和沿途遇到的陌生人聊天,”他說。“這麼多人聚在一起做同一件事,真有一種社群的感覺。”
如同流動街頭節慶的夜晚
整個夜晚就像是一場流動的街頭節慶,旁邊車道的汽車偶爾放慢速度為騎行者播放音樂。甚至有人沿路燃放煙火。有一刻,一位騎行者背上綁著國旗出現,這自發地引發了人群高唱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你可以聽出大家都很疲倦,但仍在盡力唱歌,”李同學說。“當國旗在前方揮舞,大家在後面唱著國歌,那股力量真是不可思議。”
李同學於週五凌晨四點左右抵達開封,隨著人群前往了一個宋代主題公園。他租用的自行車花費了他26元,約合4美元。
起初,官員們鼓勵這股熱潮,認為它有利於商業和旅遊。開封的主題公園以及其他一些熱門景點調整了開放時間,早早開門並免費對學生開放。志願者在門口免費分發早餐。
當地還設置了額外的自行車停放點,並派出交警護送學生的行程。據媒體報導,許多學生會在開封逗留一兩天後再乘火車返回。
熱情的消退和騎行活動的叫停
但這股熱情很快轉為批評。週五晚上,照片和視頻顯示兩城市間的多車道道路被自行車佔滿,汽車被擠到一旁,人群綿延數英里。到那時,這一趨勢已經不僅限於大學生,還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各年齡段參與者。
其中包括32歲的建築承包商申奮。他看到這股青春活力席捲自己的城市,即便自己不想騎車,也想以自己的方式幫助這些年輕人。
“這種氛圍讓我很受鼓舞,”申先生說。“年輕真好——沒有壓力,想走就走。”
他加入了線上群組,協調共乘並幫助外地人找到城市內可以租用的自行車。然而,他的參與時間很短。到了星期五晚上,許多原本打算騎車的人因發現租賃自行車已經被租走而放棄了。
隔天,兩個城市都宣布,在星期六晚上將會封閉學生所使用道路上的非機動車道,也就是自行車道。某些在鄭州運營的自行車租賃公司宣布,如果居民嘗試將自行車騎出城市內指定區域,自行車將會上鎖。
當沈先生在星期六前往通常的出發點時,情況已經改變。他表示,幾個交叉路口都有警察和保安駐守,封鎖了通往高速公路的通道。
「當年輕人們狂歡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大量自行車集會所隱藏的安全隱患。」開封市公安局在星期六的社交媒體貼文中說道。
貼文問道,如果救護車需要使用這條道路,但無法通行,該怎麼辦?又或者,如果人群中的某位騎車者摔倒,但無法從擁擠中脫身,該如何應對?
交警表示:“不必一定要深夜大規模集體騎行,為什麼不選擇白天出發呢?”
青年自發活動的微妙平衡
這種語氣的變化反映了中國當局在應對自發青年運動時的微妙平衡,芝加哥大學研究中國政治的楊大利教授說。
一方面,官員們認為學生的熱情可以激發對開封等小城市的更廣泛興趣。但他們可能低估了年輕人積累的能量,尤其是來自全國其他地區的學生,許多學生至今仍承受著疫情時期校園封鎖的情緒壓力。
“與其試圖引導學生的能量,穩定至上的當局決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限制他們的行動,”楊教授說。
李同學表示,現在他的學校已經在警告學生不要參加夜間騎行活動。
“這是我人生中唯一不用擔心其他事情的時光,所以我要創造可以留存的記憶,”他說。“一旦開始工作,就再也沒有機會這麼做了。”
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有人發文稱河南的各大高校開始限制學生未經許可不得離校,但這些措施尚無法立即得到核實。
一些人甚至還在貼文和視頻中表示,這些限制無法阻止他們——如果無法騎車,他們就徒步前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