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發誓要放棄某件事,卻最終又回到了它的身邊?
你是否對自己說過:「這是我最後一次做這件事了」,卻又在之後再次投入其中?
這是我最後一次搬家了……然而你卻發現自己接受了另一個需要搬遷的有前景的工作。
這是我們最一個寶寶了……然而你卻發現自己渴望再有一個孩子加入這個家庭。
這是我最後一次做這個項目了……然而不知不覺中,你又投入到了同一個項目中。
對我來說,是帶領美國學生進行韓國短期(3週)的留學項目。每次我帶這個項目——這是我第4次來到這裡——我都會在心理上達到一個瓶頸,告訴自己:「好了,夠了,這是我最後一次帶這個項目了。」
然而,不可避免地,當申請周期到來(每兩年一次)時,我又會發現自己接受了再次帶領這個項目的邀請。
[注意:在這篇文章中,我提到的「困難情境」不是那些應該避免回到的情境,例如虐待或創傷情境。我指的是那些儘管具有挑戰性,但仍有顯著好處的情境。]
為什麼我們會這樣?為什麼我們在發誓「再也不會」之後,還是會回到那些挑戰重重的情境中呢?
我可以想到幾個不同的原因:
1. 我們回到困難的事物,是因為我們有選擇性記憶。
無法記住困難情境中的所有細節是一種適應性的反應;它使我們放大那些美好的部分,最終形成一種可能影響我們對這些困難情境或經歷的看法的敘事 (Shpancer, 2020)。對我來說,我生動地記得美國學生臉上的「我明白了」的瞬間,卻忘記了幫助年輕人適應一個新國家的壓力。
2. 我們回到困難的事物,是因為我們感覺到儘管有逆境,但犧牲是值得的。
有些人可能稱之為自我犧牲,其他人則稱之為一種相互依存的感覺 (Markus & Kitayama, 1991),這種感覺提升了集體目標的重要性,超過了個人的目標。無論怎樣,一種為他人服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能推動一個人再次投入到自己明知道會讓自己不舒服的事中。
3. 我們回到困難的事物,是因為我們抱有希望,相信事情會變得更好。
或許不會完全解決,但會更好。這是一種透過我可控的有意義的變化 (Tomasulo, 2023),可以讓這個留學經歷不僅對我的學生有幫助,對我自己也更好的觀點。這裡有一個例子:在這個項目的前兩次,我感到不堪重負,於是我決定在後兩次聘請了一位研究生助理。這個改變帶來了極大的不同,給了我對未來再次帶領這個項目的真正希望。
總結
所以,當我在韓國的九月中旬,與炙熱的天氣抗爭時;當我思念在家的家人時;當我渴望美國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真正好咖啡時;最終,當我心想這真的是最後一次時——我也試圖提醒自己,真正的改進希望還在眼前;試圖記住那些積極的方面;並看到這項困難的活動也是一個值得的事,可以讓我的學生受益。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