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自我的觀點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討論了佛陀解決痛苦的方法:中道、四聖諦與八正道。
導致佛陀覺悟的兩個早期洞察是中道和緣起。根據中道教義,如果我們避免沉迷於自我享樂和自我折磨的極端,將更容易獲得洞察和智慧。
根據緣起教義,生命是一個持續不斷的變化過程,每一次變化都有多重的因果關係。這意味著所有事物都受其他事物的影響,彼此相互關聯。痛苦源自對永恆的渴望;然而,所有的永恆都是一種最終只會帶來痛苦和失望的幻覺。
儘管沒有任何事物是永久存在的,說所有事物都不存在也是錯誤的。這同樣是一種中道觀念。那麼自我存在嗎?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存在;從另一種意義上說它不存在——這就是為何當被問及這個問題時,佛陀通常保持沉默的原因。
龍樹的空性
中道和緣起遍及佛教思想的各個方面。佛陀之後,最著名的佛教哲學家是龍樹(卒於公元250年左右),他創立或重建了中觀學派,這是大乘佛教的重要分支。在《中論》中,龍樹主張在永恆和虛無的極端之間存在空性,或稱為「空」。雖然現象存在,但由於缺乏永恆和自主的存在而被視為「空」。
雖然這聽起來很悲觀——而龍樹也曾被指責為虛無主義者——正是這種空性和流動性為變化與創造提供了可能性。在禪宗中,師父突然拍打學生以讓他從自我認知中清醒過來,這比起公案(謎題)更具動態。但這種方法今天已不合法。
非自我
自我怎麼會既存在又不存在?
自我,或稱「非我」(anatta),由五個元素(蘊)組成,即身、受、想、行和識。五蘊處於不斷的變化狀態,但共同為非我創造了完整性和連續性的幻覺,即自我的幻覺。
這解釋了為什麼當我試圖變得自覺時,只能察覺到某種感知、感覺或思想,而從未察覺到任何實際的核心自我。
現在試著對「你自己」做這個實驗……
轉世與解脫
肉體的死亡導致五蘊的分離,再重新聚合成另一個非我,既不完全相同也不完全不同,但與之前的非我構成因果連續體。經常被用來形容這種轉世過程的比喻是一支由欲望燃料的火焰,從一根蠟燭傳到另一根。
只有當自我能夠超越其圍繞「我是」錯覺建立的主觀和扭曲的世界觀時,轉世的循環才能被打破。這便是涅槃。按照我的理解,涅槃基於認知意識是一系列連續的意識時刻,而非「我是」錯覺下的連續、無縫的意識。
西方的相似觀點
如果這聽起來有些神秘,考慮到經驗主義哲學家大衛·休謨(卒於1776年)也得出了類似的觀點:
……當我最深入研究所謂的自己時,總是會碰到某種特定的感知,比如熱或冷、明或暗、愛或恨、痛或樂。我無法在任何時候不伴隨感知地捕捉到自己,永遠只能觀察到感知而已。當我的感知暫時被移除時,例如在沉睡中,那麼長時間我對自己沒有感知,確實可以說是不存在的。
這段話取自休謨的《人性論》。
啟示
我們的自我防禦手段廣義上——不僅僅是自我防禦本身,還包括習慣、風俗、文化和其他聯繫——可能為我們提供了自我的幻覺,但同時也將我們定義為某種狀態,從而限制了我們的思想、感覺和行為範疇。矛盾的是,賦予我們自我感知的元素也是那些阻止我們實現真正潛能的因素。
正如我在關於自欺心理學的書中所論述的那樣,只有放棄自我,即放下防禦,進行象徵性的自殺,一個人才能開放自己,接納不同的存在與關係模式,將自己轉變為純粹的人性精華。如此一來,她可以自由地重新塑造自己成為更快樂、更具生產力的人,並達到唯一對我們凡人開放的超越和永生的形式。
因此,如果我們要活得完整,就必須首先學會如何放下自我。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