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被制度綁架:看穿許可幻覺,開啟自我繁盛與多路徑成長自由。

拒絕被制度綁架:看穿許可幻覺,開啟自我繁盛與多路徑成長自由。

看門人如何讓我們忘記成長的自由。

重點

  • 從幼兒園開始,社會就為我們策劃道路。

  • 許可是種幻覺:我們將需要被批准的信念內化到如此深,以致停止嘗試那些敞開的門。

  • 通往繁盛的道路始終敞開;制度可能讓路更順,但並非唯一途徑。

  • 人類把自身制度化到一個地步:對於原本不需要的生活選擇也去尋求許可。

早在幼兒園時,社會的結構便掌控了我們的軌跡,謹慎地為我們策劃經驗,並引導我們走向在任何時刻被視為「有生產力」的道路。我們幾乎從未被鼓勵去探索人類繁盛可以出現的無窮方式。

我們在形成期的歲月裡,追逐評分規準,在有預設答案的體系中解題;而在那些體系裡,我們代表的是一個統計數字,而不是一個個體。對這些機構而言,不言自明的目標是讓我們餘生在職場追逐各式各樣的績效指標,以換取薪資與偶爾的升遷。

我們大多在很早就學會,偏離規定好的路徑可能有多危險。邁向成功的最穩妥方式不是出眾,而是遵循那些支配職涯前進方式的潛規則;而我們之中許多人在正式教育真正開始之前就已吸收了這個教訓。

我們攜帶的一種最具自我設限的信念是:我們的進展取決於握有我們自我成就之鑰的看門人的許可。

童年的開闊地平線

問一個幼兒園孩子長大想成為什麼,他們會喋喋不休列出一串:太空人、芭蕾舞者、古生物學家、恐龍牧場主,最好能一邊同時做到,還吃著上面放有一顆櫻桃的三層冰淇淋。

對他們而言,世界感覺極其開放,因為那套無形的規則尚未像在我們身上一樣被刻進他們的灰質之中。

他們的想像力絕非負擔,而是一種遊戲形式,讓他們得以伸展進入各種可能性;其中大多在我們看來似乎很天真,但全都顯示:當人類心智被允許自由漫遊時,它能伸向多遠。

發展心理學清楚地顯示了這點:年幼的孩子持續報告更不尋常的志向;而隨著學校教育的推進與一致性壓力上升,這些志向便會下降(Hartung, Porfeli & Vondracek, 2005)。我們越是內化世界的期待,我們未來自我的邊界就縮得越小。

到了成年,多數人已學會一個令人清醒的教訓,使童年的夢想看來徹底天真:你不能就這樣成為任何東西。

我們不僅認為在任何技能有意義之前需要 10,000 小時的練習,還覺得在每個階段都需要一串看門人的許可:招募者、老闆、編輯、出版社,都得先讓我們通過門檻,我們才能展示自己最好的作品。

而最糟的是,成年人在這件事上也不算完全錯。

一種尋求許可的文化

錄取就是看門作用於現場的完美例子。

如果一個孩子想長大成為恐龍專家,僅僅對此題材的興趣遠遠不夠。他們需要被一所嚴格的大學錄取,接著還要通過補助委員會、同儕審查者、系務會與專業學會的批准,才能被認可為該領域的專家。

我們對形式化的擅長,是社會能走到今天的位置的原因。藉由使領域專業化,我們建立了保障品質、維護標準、保護人們免受江湖術士侵害的機構。醫學、工程、法律與科學都依賴看門人以維持嚴謹。這些結構拉長了壽命、把火箭送上軌道、建起不會倒塌的橋樑。

但在打造護欄的過程中,我們常錯失了最初賦予這些追求以生命力的精神。發現的喜悅與純粹的創造力,遠早於學歷證書就已存在;而我們建立的框架本是為了引導人類的好奇心,而不是將其圈禁。

然而,它們太常恰恰做了後者。沒有任何一位招募主管或補助管理者會告訴你的秘密是:以上這些,都不表示你今天不能開始過你想過的生活。

許可的幻覺

心理學家稱其為習得無助,一種心態:即使沒有人阻擋,人們也低估自己行動的自由(Seligman, 1975)。研究組織行為的社會科學家也看見類似現象:即便在明確鼓勵主動性的環境裡,員工仍常因以為自己欠缺權限而避免採取主動(Morrison & Milliken, 2000)。

無論是在籠裡承受電擊的狗,或是在單調小隔間中的員工,淨效果都一樣:我們把看門人的存在內化得如此徹底,以致一開始就不再試那些門。有時我們甚至在任何他人還來不及面對一切之前,就先把自己否決。

Angela Duckworth(《Grit》的作者)會請學生做一個簡單練習:指出他們正在迴避的那件困難之事。幾乎總是如此,看門人就是我們自己,那個在內心低語說我們沒有嘗試許可的聲音。

到頭來,對許可的需求不過是一種幻覺,而且是我們自己在施行的幻覺。

許可是選項;繁盛才是值得追求的回報

如果你熱愛恐龍,你不需要正式學位也能在蒙大拿州的 Hell Creek 找到化石化的 T. rex 牙齒,或在科羅拉多州的 Picketwire Canyonlands 讚嘆 Edmontosaurus 的古老足跡。

你不需要補助金提供者的許可,才能把週末花在挖掘現場、參加業餘古生物團體,或在線上撰寫你的分析。

在適當雙盲的情況下,學術期刊本身並不太在乎你的身分憑證——在乎的只是你從地裡挖出了什麼,以及你對此有什麼要說的。

是的,官方路徑使事情更容易,但它從來不是唯一的路。當我們開始追求繁盛,而不只是拼命掙扎時,這一點尤其真實。

問題在於我們把容易、經看門人批准的方式,誤認為唯一方式。而在這種混淆中,我們失去了一些關於人類生活的基本東西:也就是那種僅因好奇在召喚我們就去探索的能力。

所以,以下是給你的邀請,並始於一個觀察:我們在這個星球上的時間很短。社會的規則也許有用,但它們不是對你「好奇心」的約束性法律。尋求許可是可選項,而通往繁盛的道路,始終敞開。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