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生活掌控:選擇 vs. 偶然,內外控因素的影響

增強生活掌控:選擇 vs. 偶然,內外控因素的影響

我們是否感覺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這種感覺不如過去那麼強烈了。

重點摘要

  • 內控信念與一系列積極結果相關。

  • 內控比外控更有效,但研究顯示我們正變得越來越外控。

  • 增加外控傾向可能帶來重大影響。

  • 如何增加兒童擁有內控傾向的可能性?

何謂內控與外控?

在2024年2月,我的學院研討課學生進行了一項測試,測量控制點(LOC)。控制點反映了我們有多大程度預期自己的行為會影響結果,而非運氣、命運、機運或是他人的力量。越相信自己的行為與結果有關,我們就越"內控";相反地,越相信外在力量決定我們的命運,我們就越"外控"。

控制點是人格心理學歷史上最重要的概念之一。Julian Rotter在1966年發表的文章,首次向心理學界介紹了控制點的概念,該文章至今已被引用超過43,000次。在他的測驗中,人們被要求在內控和外控之間做選擇。例如:

  • A. 人們生活中的不幸有很多部分是因為運氣不好。

  • B. 人們的不幸是由他們自己犯的錯誤所導致的。

Rotter的測試至今仍是成人控制點測量的首選工具。對於兒童,最常使用的是Nowicki-Strickland內外控量表(CNSIE, 1973),它使用較簡單的語言,並以是/否的形式回答,例如:

  • 你是否相信大多數問題如果你不去干涉它們,它們就會自己解決?

  • 你是否相信別人是否喜歡你取決於你的行為?

內控比外控好嗎?

控制點被高度重視是因為有大量證據顯示內控與多方面的積極結果相關,涵蓋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包括學業和運動成就、業務成功(從銷售到CEO的表現)、心理、身體及精神健康狀況,以及個人與社交活動中的滿意度(Nowicki, 2016; Reich & Infurna, 2016)。

我們是否依然像1966年那樣內控?

我們應該是的,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我的學生得分也支持了這個結論。他們的控制點平均得分為12.86,比1966年Rotter報告的平均分8.10更加外控。事實上,我的學生比Rotter在1966年測試的監獄囚犯還更外控,囚犯的平均得分為10.33。甚至早在1970年代,Rotter就注意到分數比1960年代更加外控,他呼籲採取"積極步驟來扭轉這一令人擔憂的趨勢",因為他擔心,如果外控感持續增強,"我們可能會走向一個充滿旁觀者的社會——每個人都坐視世界的變化而不參與其中"。

外控趨勢的影響是什麼?

不幸的是,Rotter逆轉外控的呼籲似乎未得到重視,至少根據對超過18,000名成年人和6,000名兒童進行的控制點分數元分析(Twenge, Zhang & Im, 2002)。該分析發現,三十年後,成年人的平均得分比Rotter報告的樣本中80%的人更加外控。兒童的情況也是如此。

最近沒有太多跡象顯示外控趨勢有所逆轉。經濟衰退、戰爭、分裂的政治局勢、技術使用的增加以及疫情,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使我們感到恐懼、孤立,並且可能使我們感覺更加外控。最近的研究,包括我自己的研究(例如,Turnbull, Nowicki, Golding等人, 2024),顯示像我現在的學生一樣,現代年輕人比他們過去的同齡人更加外控。

為什麼我們現在更加外控?

如何解釋這種越來越外控的趨勢,尤其是在我的學生和其他Z世代成員中?這尤其相關,因為與其他世代相比,Z世代成員報告的焦慮、抑鬱、孤獨感和缺乏連結感最高,這些都與外控顯著相關。

一種可能性是,在2024年這個更加複雜的科技驅動世界中,更加外控可能是一種對現實的有效反映,與早期相比更是如此。

另一個更令人不安的可能性是,人們普遍——特別是Z世代的成員(如我的學生)——低估了他們可掌握的控制力。我們知道外控感在災難後會增加(例如,Nguyen & Mitrou, 2024),但危險在於受害者可能在已不再無助的情況下依然保持外控。這一點尤其值得注意,因為那些恢復到原本內控狀態的人比那些保持不適當外控狀態的人應對得更好。

疫情經歷是否讓我們陷入了一種不適當的無助狀態,以致於我們應該比現在更內控?請記住,控制點不是基因決定的,而是一種可以在我們的一生中隨時改變的學習方式。

為什麼我們需要恢復適當的內控?

我們需要內控,因為能夠準確地將行動與未來結果連結起來,在民主社會中具有巨大的回報;事實上,這可能被視為民主不僅生存下去,還能茁壯發展的基本條件。內控意味著為自己的行動負責、堅持更久、延遲獎勵、收集相關信息以及抵制脅迫——這些特徵有助於推動自由企業和民主的發展,並防止強權人物接管普通公民的生活。

資料來源
返回網誌

客製禮盒